English

城市急救 能否再快一点

1998-09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实习生 丁乙 本报记者 张传亚 我有话说

周先生的同事近日因为急性心梗被送到了北京急救中心。事发当时,周先生立即拔了120,从急救中心出发的救护车在20多分钟后赶到病人所在地垂杨柳医院。周先生事后告诉记者:“那时正值晚上7点,下班高峰还没有过去,回急救中心的车一次次被堵,最后竟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。我都快急死了。”据了解,由于急救网络功能不健全、堵车而影响转运时间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的事,每天都有可能发生。

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一位负责急救工作的同志在谈到此点时,并不否认拖延事件的存在。他说,这主要是因为交通、路况和车辆的缘故,救护车干着急没用。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、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认为,北京这一以“中心”为主派出救护车外出急救的格局,是不可能满足市民的急救需求的。他说,在西方发达国家,外出急救时间一般是7分钟,不超过10分钟,北京现在一般做不到。他认为现在亟待改变我们的急救观念,切实建立、健全和完善我们的急救网络,这是刻不容缓的工作。“急救中心”的叫法本身不科学。比较理想的模式是急救机构,像消防机构那样全面分布。

记者从医政处了解到,中国目前大致有三种急救模式。一种以上海为代表,几乎全部的救护车由急救中心调度;一种以广州为代表,城市没有急救中心,由各家医院各自派车急救;另一种即以北京为代表,采用院外和院内相结合的结构,既有一个急救中心,内设治疗住院部门,又在9个区县各设了一个急救站,负责转运病人到就近的各大医院,从而形成“1个中心”加“9个站”的网络。就北京模式而言,中心和急救站的急救力量是有区别的。据了解,救护车共有三类:负责一般转运的车、治疗车和抢救车。各区的急救站现在都没有抢救车。卫生局的同志告诉记者,这种车太贵了,每辆100万元。因为医疗设备很紧张,他们现在能做的,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设备。健全急救网络并使每个机构尽量具备“中心”的规模,对于这一构思,他表示“不太可能”。关于经费,李宗浩提出了新的看法。他认为,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建立急救机构在国际上已呈淘汰趋势。要使当代急救事业持续发展,就应充分利用社会民间力量。

李宗浩说:“由于资金、设备、人员等的不足,北京急救站的力量非常薄弱,所以事实上主要由中心派车急救,而这显然可能严重延误抢救时间。”据介绍,发达国家专业急救机构的功能通常与消防机构合并。由经过医学培训的消防人员等组成急救队伍,承担院外救援任务。他们的优点是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、脱险急救能力强、常用急救操作技术也较熟练。那么北京的急救工作是否有与消防、公安等部门合作的可能呢?

医政处的那位同志认为,首先得要考虑这些部门是否有这方面合作的意向;其次,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,一定得是医学院毕业的才能行医,这就等于把这些部门的人员拒之门外。他说,美国的消防工作属于职业的工种,消防队员受过全方面系统的培养,其中包括急救工作的训练。这完全不同于我国在消防等部门实行的兵役制度。这位同志表示,目前与公安、消防、交通等部门联合的工作可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:第一、在遇到突发事件时,这些部门能及时提供何地需要急救的信息;第二、在急护车行驶的过程中提供交通的方便。李宗浩则提出,还可以让警察、消防队员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急救技术,使病人在急护车赶到之前不致于被错误急救。

“北京的急救体制应与国际接轨。”李宗浩认为,中国的急救事业应注重开展这些工作:一、形成城市、地区完善的立体交叉、城乡交融的急救网络,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时间,同时,发展直升机、轻型飞机的空中急救;二、大力加强社区的急救培训,使更多的“第一目击者”掌握基本的以心肺复苏、创伤救护为主的知识、技能;三、加强急救医学的科研工作,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急救医学研究所,集中研究现代城市急救体制、网络、运作、服务等方面的课题。他说,城市今后建立急救中心站时,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。急救中心站是该市或该地区急救工作的“龙头”,与社区内的急救网点要真正形成网络。同时,专业急救机构可以单独设置或挂靠医院,但将与城市公安、消防、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关系日趋密切,救援业务互相渗透。李宗浩认为,以医学科学为基础,有可能产生新的急救模式。

李宗浩说,急救社会化、结构网络化、工作现场化、知识普及化将成为城市急救发展的趋势。在不远的将来,传统的依靠卫生部门“办急救”的状况将会改变。现在应该是社会和有关部门给予关注的时候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